江阴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共荣新图景代表和专家学者热议实施乡 [复制链接]

1#

热词点击

中国江苏网10月20日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引发十九大代表的热议。与此同时,一群活跃在乡村振兴一线的专家学者,也正在南京围绕乡村振兴话题展开业内探讨。

新战略鼓舞“百年村庄”梦

“我来自农村基层,最关心的就是三农问题。乡村振兴战略,让我备感振奋。”十九大代表、江阴市华西新市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协恩激动地说,“总书记顶天,村书记立地”,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描述,基层干部好操作,老百姓也听得懂,给农村、农民发展指明了方向。他举例说,报告中提出“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比以往又提升了一个高度;农村的土地确权问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给农民吃了定心丸;“壮大集体经济”,华西村走的是共同富裕的道路,现在更有信心朝这个目标去发展。

吴协恩说,过去五年中,华西村不断探索新型农民培养路径,让老百姓多渠道创收。“到去年为止,华西村人均年收入已超9万元,已经全面实现小康。下一步让农民增收,就是要送知识、送健康。”华西村制定了干部和年轻人培训计划。年轻干部一方面分批分期送到“帮带村”,与当地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另一方面,专门在西藏设立干部教育基地,每年将干部分批带到西藏锻炼。此外,华西村每年都将年轻人送到大专院校甚至国外去学习专业技术,这一批率先成熟起来的职业农民,无疑给乡村后续建设和治理输入了人才“活血”。

“可持续发展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吴协恩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几年,华西村环保建设投入资金超过11亿元,过去10多年已关闭了9家落后产能企业,腾出空间来发展新产业。下一个五年,环境保护方面的力度还将加大,“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围绕伟大的‘中国梦’,把华西打造成百年企业、百年村庄,为促进中国农业、中国农村发展,为造福中国农民,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三农问题一直牵动着总书记的心。乡村振兴战略为三农发展描绘了灿烂前景,为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具体方向。”十九大代表、连云港市赣榆区柘汪镇西棘荡村党委书记钟佰均由衷表示。

“多年经验表明,乡村振兴,必须要有产业支撑。西棘荡村以前穷得叮当响。后来我们把沿海一带丰富的废旧渔网资源利用起来,进行尼龙颗粒加工,村子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尼龙颗粒渔具制造专业村,村里90%以上的劳动力从事这一产业。”钟佰均说,这两年他们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也进行了绿色转型,改变不环保、隐患多的小作坊生产方式,于去年底在全市率先规划建设农民产业园,建成后不仅产量大增,还将带动周边位农民创业就业。

“正像总书记讲的,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所以接下来还要依靠有效的治理和乡风文明的塑造,在现代文化生活、养老、就医等方面让村民得到更多保障。”钟佰均坦言。

振兴乡村,江苏率先实践

错落的地势、相间的水塘、古朴的水井、缤纷的繁花……十九大召开之际,来自业界的城乡规划研究专家齐聚南京江宁观音殿村,以专业视角和情怀,聚焦乡村振兴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不足。

今年6月,江苏启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45个村庄进入首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方阵,开展乡村振兴。省住建厅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崔曙平说,江苏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战略抓手,用“一根针”把上面“千条线”有效串联,形成制度合力,发挥整体联动效应。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京祥教授认为,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和“城乡融合”的政策体系,意义重大。他说,“乡村振兴”统揽了之前的“三农”政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