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清军战败投降,南京胜利光复 [复制链接]

1#

联军自十月初四发布总攻击令以来,直到11月30日,才把天堡城、雨花台完全攻占。其间经过数十日之久,虽属用尽一切力量付出相当代价。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海军协同和江防合作与联军取得胜利的密切关系。海军协同方面:武昌起义时,海军统领宋文刿所领的“保民”等舰十余艘,原停泊武汉。

当北洋军阀冯国璋统率大军南下,攻打武昌时,想利用朱部海军为其掩护,宋探悉此消息,即连夜向下游开驶,到达镇江时,特向镇军都督林述庆表示态度,愿为革命事业努力。那时江防正感到空虚,林表示欢迎。旋派参谋长许崇灏与宋联系协商布防计划。随后林即派宋为海军司令,担任江防警戒任务这一行动,不但壮大了镇军革命的声势,而且对于联军作战、护江面治安、运输军用物资都起了重要作用。

江防合作方面:江南江防之安全,赖有沿江各路炮台为其屏障。自吴淞口至南京之间,江行六七百里,沿江大小炮位不下数十处之多。按其地理形势来说,如吴淞、江阴、镇江、南京等处,皆为样要地区。那时就把这些地区划为四路要塞地区,以吴淞的南石境,4狮子林炮台为一路。江阴的南岸东山、北岸天生港炮台为一路镇狮子山、幕府山、雨花台为一路。以上四路炮台,在辛亥革命前江的象山、焦山、都天庙、圖山关南北两岸的炮台为一路。

南京下关制,每路设有总台官一员统辖之,直隶于江宁四路要塞司令部。所用的大炮,皆系购自外国,一切操炮技术,则聘请外国教官同中缓和M∠教官担任教练。这使官兵们不但在技术操作上获得新知识,而且在了革命政治思想上也有所转变。如在辛亥革命时,江阴要塞总台官刘延重文柱,为了援助武昌江防工作,特派工程营水雷队一队,前往武汉布置江防。

又如在江浙联军进攻南京时,为了防止清军使用大炮攻打革命军,就预先秘密地把大炮炮日卸下暗中交与停泊下关的“楚泰”兵舰收藏,使清军无法使用。因此,在联军占领天堡城后,用大炮轰击城内张勋指挥所时,结果,不但使革命军没有受到炮击的损失,而且促使清军很快地投降。

南京胜利光复联军攻占天堡城后,已创造了攻入南京的有利条件。但是,张勋仍图负隅顽抗,不肯投降。联军迫不得已,乃用大炮向城内太平门(清军了望台)和北极阁(张勋指挥所)两处轰击。徐绍桢为了顾全城内人民安宁计,就接受了这一要求。联军进城后,立即维持秩序,安抚人民。一面收编江防营残部,收缴旗兵枪械;一面整编部队,准备北伐。

这时,苏督程德全已由苏州来宁主持大计,获悉武昌形势非常危急,黎元洪已退到洪山,来电求援,遂派粤军黎天才(湖北人)率部往援,并拨张联升、赵荣华两部合编一师,。黎到鄂后,武昌形势,赖以缓和。从此宁汉长江流域连成一线,不但巩固了武汉地位,而且加强了革命力量。因此,联军光复南京,在辛亥革命史上,实具有重大的意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