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25日下午,“此心安处是吾乡——陈复澄回乡艺术展”在江苏江阴隆重开展!无锡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建,江阴市领导程政、许晨、张海峰、陈兴初等参加开幕式。
本次展览由中共江阴市委宣传部、江阴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江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江阴市公共文化艺术发展中心、江阴市博物馆、江阴市书画院、江阴市书法家协会、江阴市介居书院承办。
▲无锡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建,江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程政,江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晨,江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海峰,江阴市政协副主席陈兴初,陈复澄共同启动“此心安处是吾乡”——陈复澄回乡艺术展。
▲无锡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建讲话。
▲江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程政讲话。
▲陈复澄致答谢辞。
▲江阴市文联党组书记唐晓峰介绍展览情况
▲夏国贤致辞
开幕式后,参观者移步展厅,共同欣赏“此心安处是吾乡——陈复澄回乡艺术展”。
据悉,此次展览展出了陈复澄的毛笔书法、刀笔书画、篆刻作品、作品拓片以及复澄壶、复澄砚、复澄壁等七大类作品。其中展览馆1、2、3号展厅展陈平面作品约件,紫砂壶6只展柜、其它资料8只展柜;博物馆展出立体作品约80件。
▲陈复澄,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学者,祖籍江苏省江阴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当代著名艺术家、文博专家、古文字学者。由于他在刻陶艺术上的突出成就,被艺术界和新闻界誉为“中华第一刀”“刀笔书法第一人”。
此次展览展出了陈复澄的毛笔书法、刀笔书画、篆刻作品还有陈复澄作品的拓片以及复澄壶、复澄砚、复澄壁等七大类作品。
毛笔书法。毛笔书法是中国的独有形式,陈复澄自始至终都把传承和创新置于书法的核心和至高的位置。他的创作涵盖了中国书法史上的各种字体,又能千变万化穷其极至。他的作品既追求脱胎于历史上优秀的书法传统,又追求不同于古人,不同于同时代书家,也不同于昨日的自己。
刀笔书画。刀笔书法是陈复澄开创的中国书法领域中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他以刀刻的痕迹这种艺术语言进行创作,以刀做笔,以陶为纸,完全不同于毛笔在纸上留下的线条,因而被艺术届和新闻界誉为“刀笔书法第一人”“中华第一刀”。
书画拓片。传拓和拓片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技艺,在中国尚无照相技术的时代,依靠传拓和拓片能最真实地保留文物和艺术品的形象。同时通过拓片又表达了一种与原作不同的艺术面貌和艺术语言。陈复澄的许多作品通过拓片又让我们体会到了一种不同于原作的新的艺术感染力。
印石篆刻。篆刻是陈复澄最早学习和创作的艺术门类。自年前,即开始大量地收集描摹,临刻了秦汉、明清以来的各流派印章,虚心地向当代的篆刻前辈学习,广泛地同各地的印人交往。自年天津艺术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征集他的印作至今,已有数千方印章被世界各地公私单位和个人收藏。无论是石印还是紫砂印,其个人面貌强烈,章法和刀法均独具匠心。
复澄壶。复澄壶是陈复澄运用刀笔书画和篆刻的创作手段在紫砂壶上创作的紫砂壶,他运用新的艺术语言开创了紫砂壶陶刻书画的新形式、新风格、新内容,是真正意义上的文人壶。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央电视台及各地电视台都曾作了大量报道,人民日报也曾以整版发文《从曼生壶到复澄壶》作了高度评价。
复澄砚。复澄砚主要是陈复澄以山东徐公石材,以刀笔创作的石砚作品,它完全不同于匠人的刻砚技艺和风格,亦不同于前人由文人题铭作画,再运用匠人的雕刻技艺加工而成的砚上书画,而是突出表现陈复澄刀笔书画书卷气的文人刻砚。
复澄壁。年在现代瓷砖生产流水线引进中国后,瓷砖的品种大致分为地砖、广场砖、外墙砖、厨卫砖,却没有装饰艺术砖,尤其是手工制作的艺术砖。年陈复澄偶至辽宁喀左紫砂厂,遇见了紫砂壶坯、花盆坯、各种紫砂器皿坯以及机压的紫砂小瓷砖片(15cm见方),兴之所来,开始了刀笔书画的创作,复澄壁的新作品由此诞生。
(责任编辑/姚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