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词中之龙辛弃疾的一生少年峥嵘,中年归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的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一首著名的“壮词”可以说是辛弃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他所有的理想与无奈都在这首词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道尽了辛弃疾曾经的风光无限和最终的壮志难酬,大梦成空。

关于辛弃疾的文学家,著名豪放派词人的身份,我们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但是,辛弃疾是一位词人之前,他也是一名以建功立业,收复失地为终生理想的武将,拥有着关羽秦琼李靖之智勇,但奈何生不逢时,命途多舛,到临死前也未能实现抱负,壮志难酬,今日我们一起来侃侃辛弃疾的蹉跎人生故事。

辛弃疾,字幼安,出生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当时正处于宋高宗绍兴十年(),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辛弃疾生活的地方也已被金人所占领,成为了金国铁骑践踏的沦陷区,尽管一直生活在金人的统治中,但在祖父辛赞的教导下,身为汉人的强烈民族情怀始终根植于辛弃疾的心中,在目睹过汉族百姓生活的艰辛以及金国的残酷统治之后,辛弃疾更加坚定了心中想要恢复中华的决心,自幼便立下了恢复疆土的宏大目标,并一直为此不断努力奋斗着,只为了有一天能有机会可以拿起手中的兵器在战场上与金兵对决,杀敌报国。

绍兴三十一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孙完颜亮兵分四路,对南宋发动全面进攻,攻势猛烈,引起了一大批汉人纷纷起义自发组队对金人的入侵进行反抗,其中就包括辛弃疾所带领的队伍,当时才二十一岁的辛弃疾率领了一支人的队伍加入了由同为山东济南人的农民领袖耿京所领导的起义军队伍一同奋起反抗。第二年,作为金军首领的完颜亮却因金人军队内部突发矛盾而被部下杀害,金军内部一时间群龙无首,混乱不已,金军处于弱势无疑就是有利了辛弃疾所在起义军队伍的反扑,当时辛弃疾在队伍中担任掌书记,主管文书,参与机密,受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系,与之联盟共同围攻金军。

但人算不如天算,还没等回去上报情况,辛弃疾在返程途中就得知了同为起义军将领的张安国投敌叛国并将耿京杀害的消息,这个消息无疑是晴天霹雳,也让辛弃疾顿时怒气横生,当天夜里便率领几十名精兵潜入敌方军营前去捉拿这个叛贼,以锐不可当之势从有着几万人的金军军营中成功生擒了张安国,并押送至建康,将人交给南宋朝廷处置。这一场成功生擒叛贼的战斗也让辛弃疾顿时名声大起,甚至得到了宋高宗赵构的赏识,时年二十五岁的辛弃疾被任命为江阴签判,开始了他的仕途。

一直心怀收复失地,恢复疆土之志的辛弃疾期待着能再次领兵作战,但谁能想到,上天又跟他开了一次玩笑,有着“归正人”身份的辛弃疾始终遭到南宋朝廷的猜忌,所谓“归正人”指的就是从沦陷区投奔而来的人,南归之人一直都是宋金两国处理关系的敏感问题,所以,对于像辛弃疾这样的南归之人的忠诚度,南宋朝廷保有质疑,因而大多不会委以重任,就算辛弃疾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也不例外。

多年只能屈居于地方官的辛弃疾一直被排除在统治权力之外,也与自己的理想渐行渐远,到了淳熙九年(),被罢免之后,辛弃疾便选择了隐居,一过就是二十年,在这期间,他写下了那首《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过着整日悠闲的日子但满腔的愁绪却是无从发泄,一个“欲说还休”,道出了辛弃疾郁结心头已久的心境,一生抱负,却不为所用,悲愤愁苦溢于言表,但又是那么的无能为力,最后也只能谈谈天气罢了。

开禧元年(),辛弃疾登临北固亭,遥望远方景色,天地茫茫,人在此刻是那么的渺小,他再次感慨自己报国无门的哀痛,悲叹这一生的境遇,也就此心境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篇传唱千古之作。

又过了两年,开禧三年(),南宋朝廷终于再次起用辛弃疾为枢密都承旨,让他去往临安赴任,但这一次,收到诏令的辛弃疾却再也不能继续去完成自己的理想了,重病卧床已久的他早已经油尽灯枯,同年的十月,辛弃疾便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八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