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辜负了国家对我的培养,我没脸回去。”这句话出自于一个美国街头的流浪汉之口。流浪汉是名华人,乍一看蓬头垢面,双眼迷离,牙齿发黑,脸色通红,没人知道他在寒风瑟瑟的街头度过了多少个日夜。
流浪汉名叫孙卫东,人们都说“知识改变命运”,但这句话似乎在孙卫东的身上并不适用,否则他也不至于落魄到这般田地。
孙卫东曾是美国名校的一名高材生,师承李政道。李政道何许人也?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与杨振宁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理论,并凭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作为李政道的得意弟子,孙卫东的前途原本一片光明,为何沦落至此?鄙人曾经也是一名留学生,虽未企及孙卫东的高度,但了解完他的人生后,对他的遭遇既同情又理解。
学霸的大起大落孙卫东出生于江苏省,年参加高考,荣获江阴市理科状元,之后被复旦大学少年班录取,从此开始研究物理学。
学霸终究是学霸,即便已经跻身中国顶尖学府,依然没有放松对学术的探索。由于在校表现优异,孙卫东获得了公费赴美深造的机会。
由此看来,孙卫东应该算是我的前辈,能够在上世纪末出国留学的大多有真才实学,而且研究科目基本以物理、应用数学、化学等干货为主。
不像如今,留学生大多抱着镀金的想法出国,学习的科目大多以商科为主,比如市场营销、金融等等,毕竟这类学科的毕业难度相对较小,但基本学不到什么实用性内容。
本人就曾毕业于英国某大学的金融专业,客观的说,参加工作后也能体会到,英国的学习经历对工作的帮助并没有想象那么大。我敢肯定,孙卫东流浪街头十余年,脑子里剩余的墨水依然比我多。
值得一提的是,张朝阳当时和孙卫东走的是同一条路,如今看来,张朝阳的运气比孙卫东好的多。
但孙卫东的起点是远高于张朝阳的,刚到美国时,便成为了知名物理学家李政道的学生,只不过后来因为受到了“李文和事件”的影响,孙卫东被迫更换了计算机专业。
能够被李政道看中的人,学习能力必然不会太差,孙卫东更换专业后很快便度过了过渡期,最终拿到了计算机博士学位。
在美国学习期间,孙卫东曾发表过32篇SCI论文,科研成果卓著。说到这,我不禁觉得脸红,留学几年,本人甚至都不知道SCI论文的发表流程。
孙卫东毕业后,被华尔街的一家公司聘请为程序员,并在这里开始了为期两年的职业生涯。由于是高学历人才,孙卫东毫不费力的拿到了美国国籍。
如今的中国,留学生已经不再是凤毛麟角,但学成之后能够留在当地的,不足百分之五。至于孙卫东留学的那个时代,刚刚经历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欧美对意识形态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