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周望野眼老周望野眼
有句俗话叫“江阴强盗无锡贼”,大概是说江南人性格温和,但江阴人却是异类,彪悍甚至桀骜不驯。江阴在宋代之前是长江出海口,所谓的“江尾海头”,在以农耕为主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那里的人却是风里浪里捕鱼为生。清人沈涛《澄江竹枝词》中有这样的句子:“若不论钱谁舍命,巫门浪里浴如凫”。吴地人把游泳称为“淴河浴”,也就是在河里洗澡。江阴人为了捕捞刀鱼、河豚,从小在把长江当浴盆,民风自然刚烈,江洋大盗盛行,也就不在话下了。和“江阴强盗”相对应的,是江阴人性格中天不怕地不怕的豪情,明朝初年江阴有位焦千户,和朱元璋是老相识。老朱做了皇帝,让焦千户去京城见见,他就是不去。忽然有一天老焦提着酒和鸡到了南京,走御道直奔皇宫看老朋友去了。和朱元璋倾谈往事,皇帝给了他一个千户的职务,赐金、银、角三种腰带。焦千户选了一条最便宜的角带,过了几天焦千户告别南京,回江阴吃刀鱼去了,皇帝赐的角带挂在房梁上,留下“焦千户直行天子道”的传说。
上海南市有条江阴街
上海的老黄浦有条江阴路,老南市有条江阴街,其得名和江阴人都有关系。在成都北路和黄陂北路之间的江阴路,原名孟德兰路(MandalayRoad),原来是上海人熟悉的花鸟鱼虫市场。孟德兰路改名江阴路,据说和当地居住的江阴籍名人葛凤池有关,他是工商巨贾,却没有“江阴强盗”的彪悍,反而是乐善好施,在孟德兰路有一幢名为“颐庐”的洋楼,用葛凤池家乡的名字命名一条马路,流传至今。
江阴籍慈善家葛凤池
(-)
老黄浦江阴路旧影
此处原为花鱼鸟市场
和老黄浦的江阴路相对应,南市的江阴街历史同样悠久,也和在上海的江阴人有关系。江阴街西起林荫路,东到跨龙路,全长不到一公里,跨龙路以东还有“东江阴街”,原名复善堂街,名字是后来改的。江阴街的地理位置在中华路和陆家浜路之间,原是条小河,叫榆木泾。年江阴人毛应廉等联合旅居上海的同乡在这里建造江阴公所,并在门口筑了一条小路,也就是今天的江阴街,成了江阴人的聚居地。公共租界中的江阴人葛凤池代表的是工商阶层,而华界的江阴人从事的是屠宰行业。西藏南路南阳桥有家著名的“杀牛公司”,那里工作的屠夫大多是江阴籍,甚至有人说解放前上海的屠宰业基本是由江阴人垄断的。
江阴街旧影
图片来自
食砚无田微博从
食砚无田微博上搜到的江阴街旧影中可以看出,当年江阴街的房子还是很精美的(弄)。不过和老南市一样,江阴街已经破败了,这里的居民不知还有多少江阴人后裔,他们静静地等待着征收能带来改善的希望。本来以为这里的历史就要成为过去,不料最近江阴街忽然成了网红。原来导演程耳(曾执导《罗曼蒂克消亡史》)要拍一部以上海为背景的谍战题材电影《无名》,利用江阴街已经征收的旧房稍加改造,建了几十米“民国风情”的老街。或许因为这部电影主演梁朝伟、王一博的人气,或许“民国风情”引起了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