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有你家乡的地方吗江阴市第二批历史地名保
TUhjnbcbe - 2020/12/11 14:17:00

根据省、无锡市关于加强地名文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历史地名保护名录的要求,结合江阴地名普查实际,经向各镇街征集,地名专家推荐,对历史地名的古悠度、影响力、历史人物、重大事件、文化价值、历史传承等方面,组织地名专家学者几经论证,在年公布的第一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的基础上,初步研究确定了市第二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共98条。现予以公示。

江阴市第二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

江阴市第二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

(共98条)

一、行*村地名(31条)

皮弄、斜泾、秦泾、蒲桥、李沟头、景贤、于门、西奚墅、维常、习礼沟、杨宦、白沙、观西、蔡泾、北湖西、戴庄、双泾、塘头桥、邓阳、皋岸、钓台、勤丰、三房巷、山泉、马嘶、雷下、习礼、刘桥、赤岸、漍东、石堰

二、自然村落(45条)

璜铜桥、五里亭、北湖埭、北居村、北潭村、省田里、承家墩、果园里、静堂里、茅场里、地铺里、球庄、后梅、四巷里、山城里、茶岐、殳桥、*台、*思巷、常泽桥、立埭、大坎、西贯庄、汇头上、薛家弄、王大坝、凤戈庄、沈家冲、杜典、须毛庄、石柱头、郭家基、南房巷、八字尖、门楼下、四本堂村、小庄圩村、蒲市里、周东庄、沈舍里、坞墩、颜家桥、西旸村、金鹅墩、孔西庄

三、街巷、道路(5条)

石子街、大毗巷、三官街、杨树弄、石皮弄

四、桥闸、河港(17条)

板桥、平冠桥、通济桥、申浦河、百世桥、来凤桥、集善桥、高德桥、三元桥、广德桥、马公河、陆家桥、至公桥、兴寿桥、夏甸桥、犀带桥、积庆桥

年9月期间,江阴市首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出炉”,共收录了五大类条能够代表地方特色、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经典老地名。

江阴市首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

江阴市首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

(共条)

一、*区(32条)

1、江阴

地滨长江之南,故名。梁敬帝元年()废暨阳县、置江阴郡,郡治君山之麓。元至正二十七年()复建置县,建县史近两千年。域内已有年人类生息史、年文明史、年筑城史、年文字记载史和多年街坊史。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县级市)。

2、澄江

《江阴*志》俞巨源序载:“大江自京口(今镇江市)来,委折而南,浩漾澎湃,势益壮越,数百里聚为澄江之区”,又南北朝诗人谢眺有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故江阴别称澄江、澄川,简称“澄”。因原城池形似莲花,又称芙蓉城。

3、暨阳

江阴位古暨湖之北,故旧称暨阳。西晋太康二年()置毗陵郡,自毗陵县分出暨阳乡,并从吴县、无锡县划出部分土地,建置暨阳县,为江阴郡前身。

4、延陵

江阴古域旧称延陵,素有“延陵古邑”美誉。春秋吴王四子札三让王位,避耕于申港南舜过山下,后受封于此,卒葬申浦河西,人称延陵季子,为江阴人文始祖。后孔子曾为季子墓书“十字碑”。秦属会稽郡延陵乡。

5、春申

战国楚相春申君*歇有盛名,江阴为其封地,故素有“春申旧封”之称。他拓农田、兴水利、凿港口造福于民,民感其恩,*山、君山、*田港、申港等因其而名,君山南麓“春申旧封”牌坊因其而立,君山西麓为其筑衣冠塚(*歇墓),今为江阴市文物保护单位。

6、要塞

江阴历为*事要塞之地,素有“江海门户”、“锁航要塞”之称。

7、云亭

位县城东南十里定山南,曾有一亭,常见白云缭绕,故名。宋时形成市集,清初建制为镇。域内有新石器时代佘城遗址,系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8、南闸

宋天禧间(-)因建水利设施下闸而得名,素有“长江南下第一站”之称。明万历间改为“南闸”,至今已逾四百年。

9、石牌

因长山飞跨入江平如筏,而筏与牌谐音得名。晋时这里是暨阳县石牌城,唐为江阴石牌寨,清乾隆时形成集镇,民国以来经常作为乡镇,区域名。

10、山观

原名三官,因有三官殿而得名。清初起历来为乡镇建制域名,年更名为山观。现为城东街道所在地。

11、璜土

原名万安桥,又称*土桥,地因桥名。宋时已形成利城市集,设*土急递铺,民国初年改为“璜土”,寓意土美如玉。现为江苏省百强镇之一。

12、利港

原称渔浦,当地人因渔港而得利,故名。明末设利港寨,置巡检司。今有汽渡、发电厂等大型基础设施。

13、申港

古称申浦,因楚相*歇开凿申浦河导江南流并建港口而得名。宋即建制为镇。域内有季子墓,系江阴市文物保护单位,又是中国近代图书馆之父缪荃孙故乡。

14、夏港

古称夏浦,史载“相传禹迹与所经故名”。境内有万安桥、吴孝子牌坊、渡江烈士陵园、吴文藻与冰心故居、朱杏南故居等,均系江阴市文物保护单位。

15、石庄

因位于海运古道,为沿港交易而立桩供泊靠,始称“石桩”。明万历间()建石庄桥,改称石庄。境内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高城墩,系江阴市文物保护单位。

16、青阳

晋道教“净明祖师”许逊,号青旸,于此建寺布道。地因人名“青旸”。后渐成市集。年10月改为“青阳”。域内有南楼新石器时代遗址、悟空寺、凌统墓,有宋代“五世其昌”的葛氏家族,是著名工商业家薛福基、葛凤池、洪念祖的故乡。

17、峭岐

宋元时名“萧岐”。元明时形成市集,名“峭岐”。清初建“萧埼镇”,道光间更名“峭岐镇”。今属徐霞客镇。

18、璜塘

相传有凤栖于慈云寺,遂取“金凤”乡名。域内有*溪河,时名“*塘”,后改“璜塘”。清康熙间建制乡镇,今属徐霞客镇。

19、马镇

宋庆元间江阴设驿道、建急递铺,东路经此,以为往返马匹驻歇地,遂形成市集名“马镇”。域内徐霞客故居及晴山堂时刻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属徐霞客镇。

20、月城

南北朝为护卫江阴郡治夏城而筑舰浦城,建月牙形城堡,时称月城。建制镇史近千年,系抗清英雄*毓祺故里,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1、桐岐

原为古芙蓉湖一隅,经围湖造田,唐宋间村落名“峒錡”,明时名“同岐”,后市集称“上信里”“上脸里”,元、明称“桐溪里”。晚清更名为“桐岐”。

22、华士

古称花墅,后名华墅。宋元间为江南棉花交易集散中心,称“花市”。因集镇位于白龙山、砂山南麓,别称龙砂。年10月更现名。域内有东吴名刹泰清寺、当代名村华西村,出过名中医“龙砂八大家”、承淡安、钱惪、*宝瑜、姜君辰等名人。

23、陆桥

明天顺年间陆观舍建桥名陆观舍桥,地因桥名称陆家桥,简称陆桥,又称绿葭桥。有建制乡镇史,年6月同华士镇合并。

24、周庄

域内有良渚文化遗址陶城、崧泽文化遗址龙爪墩、吴王八子墓伞墩等距今六千余年。孔子弟子言偃曾于此施教。明时成市集,正德间为周姓庄园,遂称现名。

25、长寿

古称安阜、永安。晋太康二年()设暨阳县,为县治所。宋时改称现名,设巡检司驻此。-年为建制乡镇,年6月同周庄镇合并。

26、新桥

系古湖堰塞成原,聚民建村,宋元时称“新桥里”。明时蔡港河建“南新桥”,两岸渐成市集,地因桥名,为乡为镇,后改称现名。今以“毛纺之乡”著称,为江苏省首个国家园林城镇。

27、长泾

古为“东舜城”域,吴文化发祥地之一。境内有泾里河及东、西泾河。域因水名,称“三泾里”,宋元间形成市集称“长泾市”。清康熙间建制为“长泾镇”。有梁武堰遗址,是明代针灸医术高超的夏颧及缪昌期、上官云珠、张大烈等名人故里。

28、河塘

明代建“何宕桥”,地因桥名。曾名“河宕桥”、“荷塘桥”。清末易名“河塘桥”。年建制为镇,年6月与长泾镇合并。

29、顾山

古为吴楚通衢,境内一山,俗称三界石,又名“龟山”、“孤山”。南梁形成市集,山名“顾山”,地因山名。清康熙间建制为镇至今。有古红豆树、昭明太子遗迹、香山寺等。

30、北漍

古为暨阳湖一隅堰塞而成,宋元间形成村落,明中期成市集名“北角市”,清初易名“北漍”。民国间建制为镇,至年11月与顾山镇合并。

31、祝塘

域内水网密布,宋时围塘筑堤成市集,故名“筑塘”。后易“筑”为“祝”。清康熙间建制为镇至今。有徐霞客祖居、施耐庵塾师遗迹,曾是澄锡虞边区抗日游击根据地中心区,建立过专署、县、区抗日民主*府。

32、文林

古为“西舜城”域。宋时村落名“门村”,为包氏聚居地。乡民好学,因“文人如林”而得名。宋明时为西顺乡。清康熙年间设镇,年6月与祝塘镇合并。

二、街巷、道路(13条)


  1、司马街

因街中原有纪念明代兵部尚书徐晞的大司马牌楼(坊)而得名。传其域始建于南梁,历史悠久。有一定纪念意义。


  2、忠义街

位南城门外,明时称南门街,抗清守城81日后改称河西街,民国间更名南外大街。南城门上悬有“忠义之邦”匾。抗战胜利后改名忠义路,俗称忠义街。


  3、青果路

明朱元璋体恤开国功臣,特以水果专卖权赐于陈侯(陈清),准其于府第来昭坊经营,得名“青果巷”,今称青果路。


  4、锁巷

明嘉靖二十七年()市桥南设御膳厂、咸晒所,称所巷,亦称南锁巷。巷北有古井,圈口有铁锁链,称北锁巷。连称南北锁巷,沿用至今。


  5、都督坊巷

原为钦贤坊。宋都督张英护驾宋高宗南渡有功,后入籍江阴定居于此。为赞扬其功勋,建“宋都督张公家庙”,遂更现名,沿用至今。


  6、刘伶巷

西晋“竹林七贤”之一沛国人刘伶,善酿,时称“酒圣”,宅居与墓葬于此,巷因其名。


  7、布*坊巷

巷建于明代前,因布*司设此而得名,沿用至今。


  8、庙巷

明洪武年间(-)江阴侯吴良将古演教寺改建为江阴最大的城隍庙(已消亡),寺庙前建有街巷宽阔的主要通道,故名。年改为司马街14弄。


  9、三元坊巷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秋试,江阴一科中举10人,巷中子弟占其二,加前期所中解元是谓“连中三元”,于巷口立“三元坊”石牌坊,遂得现名。


  10、高巷

因巷内有高家祠堂而得名。域内多史事古迹,如元时养济院、民国习艺所、吴增元办华澄厂和江阴电话局、吴汀鹭故居(曾为国民*江阴要塞司令部)及唐公祠等。国民*江阴要塞司令部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唐公祠为江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1、仓湾

位县湾街西。宋元间官府于此建大型积谷仓库“和丰仓”,河上桥名仓桥,桥下河道有一湾。久之得名仓湾,沿用至今。


  12、朝阳关

江阴古城东门名“春晖”,始建于南宋绍定二年,明正德三年于其外建屯兵防倭之关寨,称朝阳关,系江阴第一关。


  13、青龙巷

位申港,原为季子庙旁小巷。传康熙南巡曾至此瞻仰过季札塑像和季子墓,后改称现名。

三、桥闸、河港(22条)


  1、杏春桥

古桥木质,跨郑泾河,东岸遍植杏林,故名。传三国时建。明代称“文明桥”,清时叫“文富桥”,民国间复用原名。年重建,跨锡澄运河。


  2、浮桥

古桥木质,跨*田港,清顺治十六年()建,桥面中部桥板可吊起,以放船行,故称浮桥。宣统六年()重建后曾易名普惠桥。年*田港大桥建成后拆除。


  3、五云桥

位江阴南门外。明万历年间(-)建桥落成时,正值落霞满天,五彩缤纷,遂取吉祥之意名“五云桥”。系江阴市文物保护单位。


  4、八字桥

位忠义街南,跨郑泾河口。端明桥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与驻节亭前高明桥,合呈“八字”形,故名。今存端明桥。


  5、*田港

*田港,始建于秦汉以前。宋志称:*天港系春申君开以溉田,故名。今称“江阴港”,已成长江*金水道上的*金港口。


  6、定波闸


  宋大观四年()于旧*田闸址北移百步建新闸,明初设闸官。清康熙间闸桥堍建双层镇水禅寺,谓“庙上庙”。雍正间闸底加筑石坝,称“桥上桥”,并以“定波”命名,沿用至今。


  7、虹桥


  原跨暨阳河,名宾鸿桥,建于明崇祯年间。传夏雨后常有彩虹现其上,遂称虹桥,沿用至今。近域原是宗教活动重要场所,曾为学署书房。


  8、金童桥


  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为自然镇名、乡、村行*区域名,有较高知名度,悦耳上口,受众欢迎。


  9、仓廪桥


  因清代中叶在此建储粮*火仓库得名,并形成集市,年后常作为乡和行*村名。


  10、骆驼桥


  初建于宣德年间(—),历经沧桑,几度改建,桥名响彻几百年。


  11、万安桥


  古石拱桥,跨夏港河,宋绍定年间初建,后多兴废。明称延陵桥,清末改用现名。年加固整修,系江阴市文物保护单位。


  12、虞门桥


  明诗《陶庐五忆》赞隐士焦丙“白云何处访虞门”,虞门由此而来。焦丙为朱元璋落发为僧时的从师,后辅朱得国,独其不求富贵而隐此。


  13、双桥


  位月城双桥古山塘河上,始建于明天顺七年(),由里人*襄牵头、乡民捐资兴建。是俊逸秀美的单孔圆孤薄顶青石拱桥。系江阴市文物保护单位。


  14、迎秀桥


  原名北新桥,位青阳镇北街梢,明万历间江苏学*衙署移驻江阴,常州府六县考生往返经此时,泊岸进文昌殿、凝秀庵焚香祈佑、还愿许愿,久之遂称“迎秀桥”。


  15、胜水桥


  明万历间徐宏祚建石桥于沈塘河上,取名“胜水桥”。它留传了唐宋建桥风格,曾是徐霞客外出探险考察时的发舟地和回归地。系江阴市文物保护单位。


  16、硕桥


  位华士镇北。古有小桥十座,统称“石桥”,地因桥名。宋成市集,明嘉靖间为建制镇,曾设寨驻*。年更为现名。


  17、凝秀桥


  位华士镇东,古桥单孔石拱,跨泰清河,建于明代,借“凝住秀气”意命名,为“龙砂八景”之一。年就近重建,仍用原名。


  18、马嘶桥


  位新桥镇北。宋有木桥年久失修,传苏东坡受命赈灾,骑马至此时,策马扬蹄长嘶,一跃而过。后人感其德而重修成石桥,取名马嘶桥。系江阴市文物保护单位。


  19、苏墅桥


  位新桥镇苏墅村,跨蔡港河。因苏东坡(-)在此置田园庄宅而得名。清顺治五年()陶尚虞及子孚尹重修,桥成,遂煮粥赈饥,时呼“活人桥”。民国九年()重修。


  20、郁家桥


  位新桥镇。宋元称“郭舍里”,明成市集。嘉靖间郁氏族人建石桥跨泰清河,初名“顺湖”,后称现名。


  21、河湘桥


  清康熙间建木桥跨文林富贝河,名何相桥。民国初改建为石桥,桥柱联句首为“河”“湘”二字,地因桥名,后沿用成现名。


  22、梁武堰


  位长泾镇。南梁武帝(-)钦派昭明太子与民共商,于西泾河上筑坝18座,作用巨大。后称梁武堰,是古先民创造力的历史见证。今遗址尚存,系江阴市文物保护单位。

四、乡村、居民点(28条)


  1、同兴里

位城北,曾为历代长江水师协镇衙门官员聚居处。辛亥革命后该处15户人家仿上海里弄制式重建,题名“同兴里”,沿用至今。


  2、贯庄村

贯庄,早先称钱庄,清代时改为贯庄街。有沾宝地之灵气,聚商家之财气之意。


  3、双牌村

因古时有两座牌楼而得名。清设有双牌镇,解放后设有双牌乡,后为行*村。


  4、涂镇村

唐代至明代形成的商品交易繁华集市,清代衰落,素有先有涂镇后有 南闸之说。


  5、芦岐村

古村落名,有唐代乌窠禅院及放螺池古迹,还派生出芦岐山山名(秦望山西段)。


  6、季庄

传说起建于春秋时期,因吴王母姓氏得名。曾发现有重大历史古迹,为城东地区的大村、名村。


  7、葫桥村

位夏港南。曾是明开国将领吴良、吴祯兄弟御赐庄田。明万历间建石桥跨夏港河,名柴葫桥,亦名吴桥,清改称葫桥。地因桥名,沿用至今。


  8、西伍村

相传春秋时,楚伍子胥逃难至此得一饭。胥为吴王阖闾宰相后重金还愿,百姓念其诚信,在村西建伍相庙,故名西伍村,又称石人头村。


  9、缪家村

位申港东,缪姓族人聚居地,缪燧、缪荃孙等名人辈出。清康熙间缪燧为官清廉勤*爱民,卒于任,定海民众筑衣冠冢,并随护灵柩至澄,乾隆间又送赠“避火石”,见证两地情谊。


  10、*丹村

*丹港口(早称立埭港)纡弯曲几与天生港口接,清咸丰年间渔民在此栖息聚落,名“*滩”,滩里话“丹”“滩”同音。


  11、利城村

位璜土街东。《太平寰宇记》利城在奉国寺南,春秋战国时筑,名若溪城。唐武德三年()置暨州于江阴县,复分利城,故地为利城县。


  12、篁村

篁村街始建于宋嘉佑(年)年间。康熙三年()为江阴前周镇。年10月建篁村乡,璜土建镇后为行*村。


  13、泗河口

位青阳桐岐。古芙蓉湖经人类活动湮塞,村落形成于四河交汇处,得名“泗河口”。自清康熙间建泗河乡,有建制乡镇史余年。


  14、树家村

位青阳桐岐。元江阴路守将李八撒(蒙族)葬此,称“檀树坟”,后裔依俗守祀,渐成村落。明初改称现名。为江阴蒙古族裔最大聚居地,见证民族斗争史、融合史,有文化与社会认识意义。


  15、北渚村

位徐霞客镇西南,古称“博潴”。宋庆元间江阴驿道西路有后马急递铺,经此南通无锡,久之成市。后简为“北渚”。


  16、湖塘里

位徐霞客镇东南。宋庆元间江阴驿道东路有杜典急递铺,日久成市。附近河塘错综,遂名“湖塘里”。


  17、南旸岐

位徐霞客镇璜塘河南,明徐麒、徐景南父子垦荒筑舍成村,名南旸岐。是徐霞客出生地。今为“徐学”研究基地、文化旅游胜地。


  18、华西村

位华士镇西,域形似扇,0.96平方公里。年建村,经50余年发展,从一个“茅草棚,泥垛墙,每人一天半斤粮”的小村庄,发展成为物质、精神双富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誉为“华夏第一村”“天下第一村”,


  19、龙砂村

龙砂为华士别称,因其域西有砂山、东有白龙山而得名。“龙砂”之称藉唐代杜审言古诗流传至今。村借此名。


  20、沙湖里

位华士镇北。传春秋时伍子胥奔吴经此地,曾于塘边得民恩。后此村名“胥湖里”,宋时曾称“沙湖庄”,再演变为现名。


  21、莫城弄

位长寿南,因汉将莫宠筑城御敌而得名。西晋太康二年()为暨阳县治所。现仅存高2米、长多米土城基及部分护城河残迹。


  22、宗言村

位周庄镇北。公元年前后,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的言偃来此兴学施教,深受爱戴。言子去后,乡民建言子祠纪念。清晚期得名“宗言乡”,沿用至今。


  23、陶城

位周庄镇北,系新石器至春秋时代陶瓷古窑遗址。城高4米,广百亩,年科考鉴定为江南青莲岗、良渚文化类型。系江阴市文物保护单位。


  24、陈家仓

位周庄镇,原名葛五房庄,始建于宋。元末称吴庄,明后聚居陈姓,更现名。中国革命早期领导人陈叔璇、陈宇中(即蒋云)出生于此。


  25、红豆树下

位顾山镇东,原称“红豆树坞”,传南梁昭明太子于此手植红豆树而得名。因唐王维红豆诗而蜚声中外。俚语“坞”、“下”谐音,成现名。


  26、南漍

位长泾镇东北,系古湖堰塞成原,农渔发达,宋元见村落,明正德年间形成市集,名“南角市”。年曾建制为“南漍”乡。


  27、大宅里

位祝塘镇。元时徐霞客先祖千十一迁此,耕读传家,名梧塍里。至明徐家富甲一方,建宅藏书,赈灾助边,义名广布。时人渐以“大宅里”称之,沿用至今。


  28、沉铁十八湾

文林境祝塘河有段河道曲曲弯弯,名十八湾。明嘉靖七年()倭寇多次来犯,乡民愤恨,于河心栽下相互链接的尖头铁桩,倭寇船毁人亡,终被全歼。遂改称现名。

五、名胜古迹、寺庙(20条)


  1、江苏学*节署

位城域中心,江苏学*使驻跸之地,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曾被誉为“江南第一衙署”、“江南官署之冠”。系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2、中山公园

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名万春园,后曾改称“清机园”、“季园”、“寄园”,曾为江苏学*节署后花园。民国19年()为纪念孙中山视察江阴而更现名。系江阴市文物保护单位。


  3、兴国寺塔

江阴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民国直奉混战塔尖受损,成钢笔尖形,6层以下仍为宋时原物。系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4、适园

位城区南街。清咸丰四年(),县城望族、山水画师陈武金于此置地构建,历八载而成,谓无意为园而适之,取名适园。被列为我国现存百座著名私家园林之一。系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5、江阴文庙

孔子祭奠地。宋初曾在江阴观风门外建文庙,景祐三年()迁建今址,形成左学右庙、规制大备的建筑群,占地.8平方米、建筑面积.79平方米。系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6、南菁书院碑刻

著名学碑。始建于年的南菁书院,头期院舍落成后勒石,共六方,砌东隅廊间。有书院掌教张文虎的《南菁书院记》、*以周的《南菁书院讲学碑记》、山长*体芳颁布的“南菁书院记”及财经纪律等。系江阴市文物保护单位。


  7、刘氏故居

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三兄弟出生成长纪念地,位江阴城内西横街,典型晚清江南民居风格,是其曾祖于清末所建,距今余年。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杜康墓

位杜康路东端,有池有墓。曾于此出土“古酒圣杜仲宁之墓”碑。年重修杜康墓,年筑六角亭于其上,碑立亭中。


  9、祁头山遗址

位澄江街道贯庄村南,属马家浜文化类型,是江阴境内发现的最早的古文化遗址,距今已有多年历史,被列为年中国25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系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10、佘城遗址

位云亭花山村高家墩,呈圆角式矩形,南北长米、东西宽米,占地32万平方米,距今约0-0年,是目前发现的长江中下游最早的古城遗址。系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11、苍墩

村有南朝梁敬帝萧方智古墓、护陵河、苍山寺。萧方智:南朝梁元帝第九子,梁末代皇帝,陈灭梁,萧被封江阴王。系江阴市文物保护单位。


  12、高城墩

远古高台墓地,位石庄境。墩高10米,原径超百米,村因其名高城墩。-0年间考古发掘证明为良诸文化遗址,系江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3、伞墩

位周庄镇北,初名繖墩,战国吴王第八子繖安葬地。后因墩上林木葱郁如伞盖而称现名。墩高14.5米、墩围米,系江阴市文物保护单位。


  14、徐霞客故居

位马镇街南,始建于明,距今约四百年。现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正厅名“崇礼堂”,院内有徐霞客所栽罗汉松。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5、晴山堂石刻

晴山堂为徐霞客于明泰昌元年()所建,将先祖传留下来和自己恭请所得的元、明大家书文手迹,勒石刻碑,砌于堂内,现存碑石77块,含诗文题记等94篇。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6、悟空寺

位青阳镇东。南梁时称“招隐院”,南唐李璟资建华藏塔。宋太平兴国间赵匡义御笔题赐“悟空寺”。年塔基出土唐代泗州大圣(观音菩萨原身)舍利子,震动佛教界。


  17、九莲禅寺

位于花山南麓,初建于西汉,后建于宋代的古寺庙,5年重建。现为江阴市较大的宗教活动场所之一。


  18、后梅寺

位于西石桥街,史誉为皇家报恩寺,敕建于宋淳熙四年,明洪武五年再修建,改名“后梅寺”。向来有以后梅(寺)谓西石桥者。


  19、崇圣寺

崇圣寺依前栗山而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组成。“崇圣寺”门前有一方石碣,上刻“陈毅元帅演讲处”。系江阴市文物保护单位。


  20、盘龙庙

位于石庄境内的盘龙山顶有龙王庙,内有千年古银杏树。山下新、老桃花港河于此汇合,逶迤入太湖。

每一个老地名背后都珍藏着一段历史,它承载的是我们对这个城市历史和文化的集体记忆,被批准列入我市历史地名保护名录的地名,将予以长期保留,未经市地名委员会、市*府或上级有关部门批准不得更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0/12/11 14:17:00
关节置换创奇迹 http://www.cungaog.com/gjtwss/5560.html
              

作者:许惊雷编辑:许杰

年4月14日,在江苏江阴市璜土故乡情农庄举行了《麟振堂》许氏宗谱续修工作会议。

主修许岳林先生讲话

江苏暨阳许氏《麟振堂》宗谱自民国三十六年续修后已有70多年没有重修,现倡议续修。

江阴市谱牒文化研究会澄西分会副会长时新

江阴市许氏文化研究会会长许雪龙

江阴许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许祖伟

主编许惊雷先生

查阅老谱

续修范例

修谱建祠倡议书

请长按上面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你家乡的地方吗江阴市第二批历史地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