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今天,光明日报点赞江阴
TUhjnbcbe - 2021/1/24 13:19:00
今天出版的《光明日报》在教科文新闻版面重要位置以《少年的戏腔装点了江南水乡》为题报道了年至今十年间江阴锡剧进校园的历程

▲今天出版的《光明日报》04版

以下为全文转载

↓↓↓

少年的戏腔装点了江南水乡

——江苏省江阴市锡剧进校园培育锡剧传承年轻力量纪实

▲“小锡班”演员演绎锡剧经典剧目《珍珠塔》选段。
  日前,“暨阳锡韵飘香,梨园芬芳绽放”江阴市锡剧进校园十周年成果汇报演出在江阴大剧院举行。“小锡班”用精彩纷呈的节目,展现了锡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和锡剧传承的喜人局面。
  年,在江阴南闸街道和著名锡剧演员周东亮的努力下,江阴南闸中心小学与江苏省锡剧团合作,创建了江阴市第一个“小锡班”,锡剧进校园的星火就此点燃。
  少年的戏腔,装点了江南水乡。
  十年间,江阴市始终把推进锡剧进校园工作作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文化标识、讲好江阴故事的重要抓手,举全市之力传承弘扬锡剧艺术。截至目前,全市20所学校开设了“小锡班”,余名学生学习演唱锡剧,45名学员考入戏曲院校,走上专业发展之路。传统的锡剧艺术,在新时代绽放光彩。揣摩角色,丰富生命体验
  “亲爱的孩子你好,祝贺你成为锡剧艺术的传承人。锡剧艺术是江南文化的见证,生旦净丑浸润着中华文化的血脉,唱念做打凝聚着华夏祖先的智慧。相信在传承锡剧艺术的历史长河中,将留下我们一串串脚印。”正值“小锡班”进校园十周年之际,江阴市长寿实验小学“小锡班”专任老师冯敏,在给孩子们定制的纪念册扉页写下了一段饱含温情与期盼的祝福。
  锡剧进校园十周年成果汇报演出由传统剧目、锡剧实验教材联唱、红色经典等五部分组成,既有《珍珠塔》《玉蜻蜓》等传统剧目,又有《刘胡兰》《沙家浜》等红色经典,也有贴合校园生活、展现向上风采的江阴市自编实验教材联唱。
  在由祝塘中心小学的孔欣雨、李锦涵带来的《珍珠塔·十好十不好》选段中,方卿高中状元封官,乔装改扮试探势利的姑母,“虎豹头,龙蟠梢,走在御道像踏高跷。摇摇摆摆摆摆摇摇,去见当朝。你说光耀不光耀?”方卿得意促狭的话,让刚刚还在刻薄地挑剔方卿“十不好”的姑母顿时惊得说不出话。慌乱的脚步、惊疑不定的眼神,小演员将方卿姑母的刻薄势利诠释得淋漓尽致。
  “人生短促如朝露,为壶献身我愿担当。连城与壶不屈不服,不卑不亢一腔浩气,与天共高与水共长。宁肯马前死,不当亡国奴!”台前,祝塘中心小学的王榛煜正在演绎《紫砂梦》选段。豪迈悲壮的唱声中,正在候场的小演员马祥文激动地告诉记者,“连城是我最喜欢的角色,他毅然碎壶,不顾个人安危,诠释民族大义”。锡剧表演,使孩子们获得了比日常生活和课本世界更为丰富的体验。艺术浸染,润物无声
  锡剧,是江阴人的乡音乡情,锡剧的传承,是演员、观众的传承。然而,在当今社会多元潮流的冲击下,看锡剧、唱锡剧的人越来越少,锡剧一度面临着断代断层的危险。为留住乡音、延续乡情,挽救濒危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江阴市*府创造性地实施推进锡剧保护的大工程“锡剧进校园”。十年坚守,培育了新时代锡剧传承的年轻力量。
  “小锡班”里,一批优秀的锡剧新人茁壮成长。“推进锡剧进校园工作,就是要在促进德美双育融合上下功夫。”江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程*表示,锡剧进校园要融入学生的兴趣爱好、学校的主题教育及校园建设,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促进和强化德育与美育融合发展。
  “我要成为周东亮那样的角儿,把我们的锡剧艺术发扬光大。”长寿实验小学六年级“小锡班”学生马祥文说。自二年级加入“小锡班”以来,锡剧在马祥文心中播种下的兴趣种子,渐渐长成了理想的大树。作为地方戏,锡剧的咬字近于当地方言,这对江阴新市民家庭出身的马祥文来说,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为纠正咬字,他苦练了两年。
  “学练锡剧使他意志力顽强了,身形也更加挺拔。《跌雪》动作很大,我看他向后倒下、跪在地上、来回滚,摔得手上腿上都是青的。我又是心疼,又是骄傲。”马祥文妈妈告诉记者。凭借在《紫砂梦·中华瑰宝》《珍珠塔·跌雪》剧目中扎实、精彩的演绎,马祥文斩获了“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奖等各类奖项。
  在锡剧进校园工作中,江阴市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精心编排了适合中小学生的教学内容,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戏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锡剧的审美与教育功能。“锡剧将美以艺术浸染而不是说教的方式,润物无声地化在了孩子们的骨子里。”在马祥文的班主任陆燕华看来,锡剧教育将孩子们尚美的天性释放无遗,学练锡剧更是磨砺了孩子们的意志力。

多方聚力,锡剧入校


  十年辛苦不寻常。年锡剧进校园工作开启之初,学校普遍面临着没有教材、缺少专业教师、管理不便、家长不理解等种种难题。
  “家长普遍认为锡剧是老年人的专利,现在谁还会听老掉牙的锡剧?学校老师认识也不够统一,觉得学锡剧耽误语数英,支持度不高。”自年长寿实验小学开办“小锡班”开始,冯敏就负责分管该班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她发现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年级和班级,集中授课容易和原班级教育冲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畏难、焦虑等情绪。随后,学校开展了教学模式改革,加大力度集中办班,优化师资配备,确保生源质量,组建“预备小锡班”,对家长做好宣传沟通工作。剧团、学校、家长齐心协力,长寿实验小学“小锡班”走出了一个个优秀的锡剧苗子。
  针对没有教材的问题,江阴市教育局与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联合编写了新唱词,并邀请锡剧专家分学段编印了《江阴市中小学锡剧进课堂实验教材》,全市中小学生人手一册。针对缺少专业老师的问题,江阴市采取定向委培“订单式”模式,聘请江苏省锡剧团、无锡市锡剧院、江阴锡剧团和华西青年特色艺术团的50多名专业锡剧演员常年担任“小锡班”艺术指导。每年组织全市音乐老师进行锡剧基本唱腔、形体表演动作的专题培训。
  经过多年摸索,如今,江阴已形成了覆盖完整、层次清晰、上下贯通的锡剧教育教学体系。程*表示,“在推进锡剧进校园工作中,宣传部牵头负责,教育、财*、文体广旅和各镇街园区、各学校主动参与,周密组织,建章立制,形成了传承锡剧艺术的合力。”
  一个学锡剧的孩子,能带动一家人都成为锡剧的观众,家家户户赏锡剧,使整座城市锡韵流芳。十年来,江阴市20所学校“小锡班”走进街道、社区、敬老院公益演出场次,10次走上央视大舞台,共举行24场教学质量现场推进会,10场艺术展演,8场精品节目汇报演出。月城实验小学姜佳晨等5人获得“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奖,余人获得省市级以上比赛各类奖项。传统锡剧艺术在悠扬童声中绽放光彩,成为江阴市一张鲜明的文化名片。
  “目前,江阴正在探索推进‘书法进校园’‘二胡进校园’,与专业院团合作编写专门教材、培训专业教师,以财*经费、社会资金、家庭支持筑牢保障机制,围绕‘进’的思路理念,将根植于江阴历史文化中的传统艺术推进校园,发扬光大。”江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薛建国说。--------来源:光明日报编辑:孙洁★转载请注明出处

┃江阴发布┃年12月27日┃

主办:中共江阴市委宣传部

内容与技术支持:江阴市融媒体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天,光明日报点赞江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