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课程”“课堂”三课联动
“开题”“论证”“培训”有序推进
——无锡市首批“课题进课堂”活动江阴一中立项项目开题论证暨专家培训会
语
文
组
课题进课堂
为深入推进无锡市首批“课题进课堂”项目的研究和实践,聚焦教学变革,改善课堂生态,切实提升教科研的指导和服务水平,江阴市第一中学于年1月4日下午在春晖楼二楼会议室成功举办“无锡市首批‘课题进课堂’活动江阴一中立项项目开题论证暨专家培训会”。
本次活动由分管教研工作的李梦校长主持,他详细介绍了与会领导和特邀嘉宾,并传达了无锡市教科院的文件精神,“要集全校之力,促进课题进课堂”的落实和推进工作,要把教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生产力”,以项目发展科研,以科研发展教师。
曹希艳老师代表课题组做了《“三维五步思辨阅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范式研究》讲座,向与会领导和专家进行简要的研究汇报,明确提出:“高中生智力的核心是思维。批判性思维是思维素养中的高阶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一种学会反思、学会质疑、辩证思考、对比剖析、自我校准和析构重构的能力”,同时,综合语文组教学实践努力探索高中语文课堂中基于文本特征的“三维五步、思辨阅读”的教学策略。
在对江阴一中立项项目的开题论证环节中,江苏省正高级教师、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周伟老师对课题的研究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课题组对批判性思维概念的界定非常精准。
同时强调:“这里所说的范式,并不是固化的教学模式,也不是一种程序化结构,更不是一个机械呆板的思辨环节,而是强调语文思维的认知方式,注重语言的思维特质,即先把符合“教学原理”的“教学元素”提炼出来,把它整合成课程,建构成一种基于学理、基于文本、基于师生课堂中思维流量的教学模型或逻辑体系。”
接着,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正高级教师、国内批判性思维研究专家西安交大苏州附中陈兴才老师,为江阴一中课题组核心成员并全体语文老师做了《基于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暨文体特征(诗歌、散文和小说等文体)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评价》专题讲座。
陈老师指出:“教育已经走过了知识时代,正在全面走向了智力发展时代”,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至关重要,而批判性思维能力正是学生思维能力中的高阶能力,江阴一中立项项目很有研究和实践价值。他以大量详实的课例,推演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课堂操作路径,既立足新课程理念高屋建瓴,又引导与会老师深入思考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的走向,还对当下全国卷和山东卷的语用题做了深入研究和深层剖析。
他最后强调:“批判性思维,不是非黑即白的简单判断,而是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对问题的分析,对已有结论的质疑、析构和重构的过程……”
本次活动,李忠校长亲临现场指导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并全体语文老师齐聚一堂,教研氛围浓烈。主持人李梦老师的总结,既有思维的理性力量,又有语言的表述之美。与会教师进行思想碰撞,积极探讨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教学新路径。
这次立项项目开题论证暨专家培训会取得良好效果:“课题”“课程”“课堂”三课联动,开题”“论证”“培训”层层推进,以项目发展科研,以科研发展教师。
供稿:语文组曹希艳
江阴市第一中学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