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人海中,为防大家走失,请大家
点上方“创业财经汇”→点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为创业财经汇加上星标,就再也不会迷路啦!
“双循环”格局下,需要加快建立区域统一大市场及要素自由流动的环境,从而形成新的要素聚集地文
《财经》记者邹碧颖实习记者文玄亦
来源:区域前沿观察(ID:gh_0f02cc6)
1月7日,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相关*府部门共同签署了《*务服务“区域通办”合作框架协议书》,明确实现东北地区首批项左右高频事项的“区域通办”,逐步实现三省一区*务服务跨省域协同发展。
此前不久,科技部会同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共同编制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正式公布,提出到年实现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规划、*策的协同机制初步形成,到年基本建成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的区域创新体系。
年,“十四五”时期已拉开帷幕,中国区域经济已经迎来新一轮洗牌期:延续“十三五”时期重点地区一体化发展的脉络,行*区划的弱化与行*壁垒的突破成为一大趋势,更多城市被确定为经济增长极与区域合作的战略基点,各地以往零散的单兵作战式竞争正加速朝着区域联动、抱团竞争的方向演进。
去年11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
地方层面,《财经》记者梳理发现,截至1月8日,全国已有近30个省级*府部门通过了各自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下称“十四五”规划建议)。其中,打破地区行*分割、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强化区域联动发展,壮大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数字经济以及现代服务业,成为各地战略布局核心所在。
今后,中国的区域经济会呈现出怎样的格局?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肖金成向《财经》记者指出,城市群、都市圈、区域中心城市三种形态基本可覆盖全国,助力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中国未来或将出现约30个都市圈。圈内的核心城市规模较大,可主要发展金融保险、科技研发、文化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同时发展商贸、物流、餐饮、配送等传统服务业,满足本市及周边城市的需求。周边的中小城市、小城镇则可以发展制造业、零部件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康养产业等,与核心城市形成合理分工。
从一市独大到多中心,扩大区域经济辐射面
年10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文章《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指出,要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结构。东部等人口密集地区,要优化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合理控制大城市规模,不能盲目“摊大饼”。中西部有条件的省区,要有意识地培育多个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
肖金成介绍,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一般具有区位优势,且具有特殊的*治地位,因而得以聚集大量经济要素,城市规模越来越大,有的城市人口超过万,有的城市人口超过万,有的城市人口超过0万。城市越大,对经济要素的吸引力就越大。而今,针对城区常住人口0万人以上的超大城市应当从规划、*策上控制其人口膨胀;针对城区常住人口万人至0万人的特大城市应当促进其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空间布局,城市规模也应尽量缓慢增长。
省会城市首位度是衡量该城市在地区经济发展中重要程度的关键指标。据《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银川、长春、西宁、哈尔滨、成都、拉萨、西安、武汉、兰州、海口的年地方生产总值均占到该省GDP总值的30%以上,个别省会城市占比超过50%。要素资源的集中有利于省会城市对周边地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但虹吸效应过强会导致省内其他城市人口、资源的流失。
肖金成提到,今后针对城区常住人口超过万人的都市应当减弱其极化效应,着力强化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城区常住人口万人以下的大中小城市还处在产业集聚阶段,应支持其加快发展,实现与小城镇的协调互补。《财经》记者注意到,已有不少省市在地方版“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打造“多中心”增长极,着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多中心驱动”。
陕西与八省毗邻,是区域战略规划最为复杂的省份之一。“十四五”规划建议中,陕西副中心城市最终花落宝鸡。此前,外界盛传榆林将与西安形成“双核驱动”格局。最终,榆林、汉中被定位为区域中心城市。按照规划,未来五年关中陕北陕南形成区域协调发展,西安、咸阳将继续推进一体化进程,榆林作为交通枢纽融入呼包鄂榆城市群,陕南三市则同时融入关中平原城市群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与陕西同属西部地区,四川省提出在环成都经济圈、川南和川东北经济区分别形成省域经济副中心,同时强化重要节点城市同成渝双核及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协作。贵州提出,支持遵义做强,与贵阳共同唱好“双城记”。加快构建以黔中城市群为主体,贵阳贵安为龙头,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和遵义都市圈为核心增长极的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
在中部地区,河南“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构建“主副引领、两圈带动、三区协同、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以郑州为主、洛阳为副,安阳、商丘、南阳为区域中心城市,对接京津冀、长三角、长江经济带重大国家战略;山西提出加快太原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推动大同、长治、临汾副中心城市建设提档升级,与太原都市区梯次分工、错位发展、协同联动,支撑带动晋北、晋东南和晋南地区组团式发展。
湖南省提出构建“一核两副三带四区”的经济格局,以长沙为核心,岳阳、衡阳为副中心城市,推动长株潭、洞庭湖、湘南、湘西四大区域板块协调联动发展。湖北提出突出武汉“一主引领”,强化襄阳、宜昌作为副中心城市“两翼驱动”的辐射作用,推动“襄十随神”、“宜荆荆恩”城市群由点轴式向扇面式发展,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等国家战略。
在东部及东北地区,浙江省强调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培育国家中心城市。天津明确,打造天津市区、滨海新区双城发展格局,与北京毗连区域要融入新版北京城市规划,加快京津同城化发展。辽宁省提出,形成以沈阳、大连“双核”为牵引的“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推动沈阳现代都市圈、辽宁沿海经济带、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和辽东绿色经济区互补联动。
发展多中心城市,促进区域内经济均衡发展成为各省共识。民生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应习文向《财经》记者分析,一方面,单中心、高密度的城市发展容易面临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承载力不足,公共卫生事件集中爆发等问题。另外,“双循环”要求扩大内需尤其是提升消费的增长空间,单中心的特大城市的人群收入高,边际消费增长放缓,但实际上还有许多城市的人群收入提升空间大、边际消费增速可观,这些城市的消费潜力值得挖掘。
值得注意的是,“多中心”并不意味着多年以来“强省会”战略的落幕。
山东、黑龙江等省份的“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均出现“强省会”字眼。山东明确支持济南打造“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黑龙江强调提升哈尔滨城市功能,在一小时圈层内推动哈尔滨大庆绥化一体化发展,在两小时圈层内推动哈大齐牡创新协同发展;贵州提出推进贵阳贵安融合发展,提升省会城市首位度;江苏提出支持南京争创国家中心城市,推进南京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河北明确加大省会建设支持力度,打造石家庄现代化都市圈。
在市级“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济南、南宁、福州、南京等地城市也强调“强省会”。应习文分析,东部省份,济南面临省内的青岛竞争,福州面临厦门、泉州的挑战,南京面对来自苏州、无锡的压力,诸多省会城市原本并非省内经济龙头,“强省会”实际上是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题中之义。而贵州、广西、甘肃等西部省份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东南地区低,省会城市的资源承载力与辐射效应本就不足,“强省会”也是为了提升省会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
大七环都市圈研究员高建寰向《财经》记者强调,“强省会”与“多中心”并不矛盾,集中优势做强省会,才能更好地辐射省内其他城市。诸如湖北的武汉、陕西的西安,省会城市首位度非常高,但襄阳、榆林等城市经济总量达亿元,比太原、贵阳等省会还高,显然应当培育为经济增长极。年哈尔滨的省会城市首位度也很高,排全国第四,但黑龙江省经济条件还不足以支撑“多中心”,实施“强省会”战略也顺理成章。
区域内优化产业布局,区域间趋向协同竞争
区域内优化产业布局,区域间趋向协同竞争
中金公司研究员吴慧敏、李南南对《财经》记者指出,“双循环”格局下,需要加快建立区域统一大市场及要素自由流动的环境,从而形成新的要素聚集地,推动区域一体化深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和发展潜力的四个增长极,区域一体化有望在“十四五”期间加速深化。
吴慧敏、李南南分析,“十四五”期间中国产业发展有望实现“区域间协同竞争+区域内分工合作”的发展新格局。一方面,各城市群、都市圈内部有望形成完整互补的产业链分工,形成产业发展的合力;另一方面,各区域将地域优势、资源优势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推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空间布局的协同。
以河北为例。其“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京津核心功能区,将重点抓好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承接工作;沿海率先发展区,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冀中南功能拓展区,重点承担农副产品供给、科技成果产业化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功能;冀北生态涵养区,重点发挥生态保障、水源涵养、能源建设、旅游休闲等功能,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生态经济,规划建设太行山—燕山自然保护地。
按照计划,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