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敬帝萧方智陵墓
江阴西石桥集镇东北有一个碧水环绕、草木苍郁的大土墩,号苍墩,自古以来被当地人称为皇坟,这就是南北朝时期最后一个皇帝——梁敬帝萧方智的陵墓。
萧方智是梁元帝萧绎的第九个儿子,生于公元年。他的祖父梁武帝箫衍是梁朝开国皇帝,在位48年,刚上台时颇有作为,兴修水利,开发江南,江阴长泾的古代水利设施梁武堰相传就是他下令筑的。但他晚年沉迷于佛教,由于昏庸失误,国家大乱,他自己86岁时遭叛*软禁在宫殿里活活饿死。
就在这一年,7岁的萧方智被封为兴梁侯,3年后父亲当上皇帝,他又被封为晋安王,翌年加封为平南将*、江州刺史。梁元帝执*2年,就被攻陷江陵的西魏*处死。公元年10月,13岁的萧方智在建康(今南京)被拥立为皇帝,改年号为“绍泰”。
萧方智登上皇位的这一年,江阴废县设郡,原先的暨阳县被撤消,行*机构从今长寿莫城迁至君山南麓。新设的郡,区域范围包括原暨阳县与兰陵郡利城之地,因地处大江之南,按照古人“水之南为阴”的说法,命名为江阴郡,下设江阴、梁丰、利城三个属县,江阴这一名称由此起始。
此时的梁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萧方智小小年纪,无能为力。将他推上台的尚书令陈霸先率领大*,打了两次大仗,对内平定了叛*,对外击退了来犯的北齐*队。大局暂时稳定,再度改年号为“太平”,*功卓著的陈霸先被封为长城公。
萧方智名义上虽是皇帝,朝中**要务实际上都由陈霸先操纵,他将亲信刘师知安插在梁敬帝身边,任命为中书舍人。刘师知原名师智,因避皇帝讳,改为师知。这个人读过不少书,擅长舞文弄墨,熟悉宫廷礼仪规章。陈霸先要想给自己升职晋爵,便授意刘师知起草诏书,萧方智无可奈何,只得下诏。就这样,陈霸先当上相国,封为陈公,受九锡之礼,随即又进爵为王。眼看时机成熟,他便开始攫取最高权力。
梁武堰
公元年10月,刚当了两年小皇帝的萧方智迫于陈霸先的压力,下诏禅位,将皇位拱手让给陈霸先,延续了55年的梁朝为陈朝所取代。
萧方智被废黜后,陈武帝陈霸先将他安置在江阴,封为江阴王,并以江阴郡建江阴国,作为梁王朝最后的封地。然而,他担心萧方智日后再把皇位夺回去,为消除后患,仅仅过了半年,他又指使刘师知对萧方智下*手。
这天,刘师知领着人闯进萧方智卧室,骗他出门。萧方智见其神色异常,有所警觉,他绕床而走,气愤地责问:“师知,你竟然出卖我!我本不要当天子,为何还要害我?”刘师知凶相毕露,上前一把抓住萧方智的衣服,身后的凶手举起刀子,将萧方智当场杀害。这一年萧方智才16岁,死后追谥敬皇帝。
梁武堰遗址位于江阴长泾镇实验小学内,俗称龙集嘴。该堰坝东西走向,原长16米,高6米,落差4米,为南朝梁武帝萧衍敕筑,以调长江、太湖之涨落潮流,拱卫太湖北外万顷粮亩桑田。东首设下船坊,呈葫芦形,池底有青石板,以利流水不腐、航运通达、田畴常熟,堪称古代江南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之典范。
据明嘉靖《江阴县志》记载:“梁萧天子墓在良信乡,按《南史》,梁敬帝为江阴王,殁葬此。”“殁后葬此,追谥敬帝。”今墓墩墩围约米,略呈长方形,墓墩存高不足两丈,周围护陵河犹存,号“仓墩”,当地人称“皇陵”。此处林木葱翠、碧水环绕,历代县志上称之为“梁萧天子墓”。清江阴县志记载:“俗传有发之者得大花瓶数十,有巨蜂群出螯人,乃不敢发。”皇陵四周原有护陵河,南面河上有苍山石桥,通往墩西南的苍山寺,这里是当年祭祀的场所。
红豆树
有关于南朝梁代皇室在江阴的遗迹和故事,还有顾山红豆树和江阴顾山“香山观音禅寺”内的“文选楼”。当时,南朝梁武帝笃信佛教,在国内兴建了座寺院,在江阴顾山兴建的是“香山观音禅寺”,寺内建造了一幢“文选楼”。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代父出家来香山寺,一为避宫廷争斗,二为精心编修文选。顾山红豆树,相传为昭明太子萧统在顾山“文选楼”选编《昭明文选》时手植,称梁苑中物,距今已有余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