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过国忠通讯员彭嘉伟沈学峰
疫情之下,如何助力企业引才引智,加速提升园区创新能力,实现智能化、特色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
6月28日,记者从江阴高新区管委会了解到,日前,该高新区推出的“蟠龙英才计划”薪酬补贴政策已正式兑付,有家企业,多名人才,成为首批“受益者”,补贴总金额近万元。
让发展创新“不停歇”
江阴高新区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通过多年持续努力,已在特钢及金属新材料、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领域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一批企业重大创新成果应用在国内外重点工程,打响了“江阴智造”品牌。
今年初,江阴高新区成功获批科技部火炬中心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十百千万”专项行动首批试点,通过编制实施方案、深化科技金融合作、宣介科技金融产品,推动科技金融创新各项工作任务扎实落地,促进产业、科技、金融相互赋能,形成“产业为基、科技为魂、金融为翅”的江阴高新区科技金融创新工作格局。
然而,去年来,江阴高新区由于受疫情、效益和城市能级等影响,一些企业在引才、留才、创新能力方面仍面临不同的难题。
用江阴高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话来说,“目前,江阴高新区引进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方面成效还不显著,实用型、技术型人才在培育方面还有极大提升空间。同时,由于薪酬竞争、人才培养、企业文化等原因,导致现有人才流失率高。”
“用工难”问题如何破解?
今年以来,“用工难”问题是许多中小企业面临的“痛点”。特别是江阴“5.03”突如其来的疫情,也让各行各业都经历了一场艰难考验。
记者了解到,该区不少企业选择创造机遇、招揽人才、转型发展摆脱困境。但也有些企业在疫情考验中按下了“暂停键”,遇到了人才流失、经营维艰等困难。
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困。江阴高新区提出“戴着口罩抓发展”,“戴着口罩抓创新”,让发展创新“不停歇”。
5月4日起,长电科技江阴基地进入全封闭管理,在江阴高新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和协调下,成立长电科技疫情联防现场指挥部,确保抗疫有序,生产平稳,一季度,长电科技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81.4亿元、净利润8.6亿元,营收与净利润都创历史同期新高。
天江药业主动担当,在尽可能少的人员驻厂情况下,通过自动化生产、智能检测、智能控制、智能物流仓储、智能配药装备等智能化手段,保障企业在疫情下的正常生产与运转。
到5月底,江阴高新区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全区规上企业实现了应复尽复,三分之一的规上企业产能已达80%以上。其中,兴澄特钢、瀚宇博德、中粮麦芽等20家规上企业产能利用率达%。
为吸引更广泛的科技创业人才落户,助力打造国内一流的创新型国际化园区。江阴高新区变思维、转方式、拓渠道,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启动第五届中国江阴(高新区)创新创业大赛,大赛以“创业高新·澄就未来”为主题,聚焦江阴高新区“1+3+1”产业布局,共征集海内外优秀项目近个。
通过北京、上海、西安城市赛以及高新区本土赛项目比拼,最终80个高质量、高水平项目脱颖而出。团队组项目中,博士团队占62.5%,硕士团队占28%。
“真金白银”助力企业
今年来,江阴高新区抓牢广大青年人才“关切点”,围绕以企业发展、用才留才需要,推出“蟠龙英才计划”薪酬补贴政策,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引才难”问题,并扎实推动人才政策落地见效,用“真金白银”开展引才、留才、育才工作,为企业引才增添砝码,为人才成长提供保障。
按照薪酬补贴政策内容,企业自区外引进的博士或正高级职称人才可享受全年最高3.6万元补贴,硕士或副高级职称、高级技师人才可享受全年最高2.4万元补贴,全日制本科或中级职称、技师人才可享受全年最高1.8万元补贴,每人最多可连续享受2年。
该补贴自实施申报以来,得到企业和人才的普遍欢迎,为企业用工稳定和有序生产经营给出有效助力。
“薪酬补贴对公司基层一线工作人员而言,是实实在在的利好政策。高新区的其他人才政策也非常给力,比如安家补贴、技能补贴等,都已经成为招聘中吸引人才的有效法宝。”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副总裁陈玉娟说。
在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人事经理陈士莲看来,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宝贵资源,持续投入科技研发,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参与。此次高新区能够为企业新引进的本科、技师以上人才发放薪酬补贴,不仅帮助企业降低用才成本,也鼓舞了企业员工士气。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江阴高新区不断加大对广大人才的关心关爱力度,帮助人才、企业应对疫情、共渡难关、更好发展。尤其在服务人才上“软硬兼顾”,既注重真金白银抓投入,更真心实意抓服务。
自“蟠龙英才计划”施行以来,江阴高新区不断优化人才服务举措,打造网上招聘平台微站,将服务人才、服务企业向手机端精准延伸,积极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及时宣讲惠企惠才政策,将好政策及时送到人才心坎上。
江阴高新区还积极参与全市“千企万才”专项行动,为区内企业畅通“云”招聘渠道,及时发布岗位需求,搭建校企对接桥梁,为产业发展引进各类青年人才,做到服务企业和人才“不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