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是江阴新桥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原动力”。发展要素并不占优的这座小镇,却产生两家全国企业、民营企业强,阳光集团从乡镇小厂发展为世界规模最大的毛纺企业,海澜集团是中国服装行业龙头企业,不仅在无锡率先产值破千亿,还创办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碳中和服务商——海澜智云。
“新桥从偏居江阴一隅发展为最强工业镇,是一个不断产生奇迹的地方”。新桥镇党委书记何忆芳说,这个“奇迹的密码”,是创新的力量,是对人才的尊重,是一代代传承的敢为人先的企业家精神。
创新,企业生生不息的原动力
新桥两大巨头从事的是服装业,“血统”是乡镇企业,分别为年成立的江阴市精毛纺厂与年被承包的新桥第三毛纺,30多年后,前者成为中国最大的精毛纺企业阳光集团,后者成为国内男装“头号品牌”海澜之家。
只有夕阳的企业,没有夕阳的行业。走进阳光集团投资1.58亿元建成的高支精纺呢绒智能车间,偌大的厂房看不见多少工人,只听见生产设备整齐有节奏的律动声。企业技术负责人介绍,车间套智能设备实现了云平台与线下纺织MES功能集成,通过大屏智慧预警中心即时监控,将工艺、生产、质量组合成一个自主开发的生产管理系统,车间与公司各管理部门互联互通,产量因此提高了30%,人工却省了50%。像高支精纺呢绒智能车间这样的技改项目,成为阳光转型升级的自觉行动和产品质量的有力保障。年,阳光获得“第三届中国质量奖”,实现了“三个唯一”:纺织行业唯一、民营企业唯一、年前江苏企业唯一。截至年底,阳光集团还承担了2个国家项目、7个国家技术创新项目,28个国家重点新产品,18个国家高新火炬计划项目,主持或参与起草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54项。
通过装备智能化实现“机器换人”,同样体现在海澜的物流系统中。走进海澜投资5亿元建造的智能高架立体仓储系统,扶梯一样的输送带上下翻飞,一件件成衣准确投放到输出带上打包出库。成衣都安装了芯片,系统可对每一件货物精准查询、定位,全过程“零差错”,实现了从“人找货”到“货找人”的转变。
海澜物流园总面积30万平方米,总投资16亿元,全国多家供应商的成千上万种商品汇聚这里,再配送到全国门店,储存量可达4.1亿件,配货时间由过去的24小时缩短到8小时,用工只有过去的1/6,用地减少到1/7。
从面料起家、服装当家到品牌持家,海澜在服装主业实现了“三级跳”,通过创新运作“平台+品牌”商业模式,成功打造了“国民品牌海澜之家”、“高品质,中价位”形象,创造了总部落户小镇门店覆盖全国的商界神话。眼下,海澜针对零售商业的变化,调整线下门店,推动品牌店进购物中心,同时积极拓展网上购物,帅气的董事长周立宸亲自充当模特,披上新款羽绒服为企业代言。
人才,看中发展和向上态势
人才,发展的第一要素。从最初的“星期六工程师”,到后来的“飞翔计划”、“凤凰计划”、“航海计划”,再到如今纷纷建立的博士后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阳光和海澜留住了一代代专精人才。大学生们说,企业的发展和向上的态势,是他们留下来的根本动力。
“年第一次到阳光面试,满眼簇新的设备和先进的工艺,让我一下动心了”。回忆当初加入阳光的经历,毕业于中国纺织大学(现东华大学)的上海人于燕历历在目,20年多年后,于燕从一个画图的技术员,成长为服装研发中心主任,研发出包括三军仪仗队在内的各类制服。
“人是事业的核心,阳光全面实施一系列‘职业飞翔’计划:‘雏鹰计划’,培养技术骨干、业务骨干;‘精鹰计划’,培养部门管理者、负责人;‘雄鹰计划’,培养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陈丽芬说,给人才一个学习的氛围、一个发展的平台,必能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激情。
在海澜之家,产品研发中心西服开发部部长杨阳分享了相似的成长故事。他年从天津工业大学毕业后,因为喜欢公司的设计环境与竞争氛围决定留下,并一步步获得职业成长。“公司有定期选拔考核机制,每两年举行服装设计比赛,每一个人都有脱颖而出的机会。”杨阳说。
海澜集团通过凤凰计划,以培养战略性领军人才为目标,对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再培养再提高。“我们用完备的职业培训体系与事业平台,让员工愿意来到海澜,通过合理的晋升机制与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体系让员工愿意留在海澜。”周立宸说。
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让企业发展得到坚强支撑。阳光集团各类高素质人才占到20%,其中江苏省“”工程高层次人才8人。海澜集团名员工中,管理、研发、营销人才占约6成,在他们的努力下,海澜之家于疫情期间逆势实现线上销售50%增长,同时紧跟全球时尚元素,把握住“国潮”兴起的机遇,通过设立联名款等方式黏住年轻消费者,创造新的“增长极”。
传承,敢为人先的企业家精神
回眸阳光和海澜的发展历程,是一个生生不息、自我革新的奋进历程,一个敢为天下先、敢闯敢试的改革历程。如今,拼搏进取的海澜又“跨界”到工业互联网平台。目前,海澜智云已经成为全国极具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碳中和服务商,已入选“工信部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示范名单,并助力国家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同时涉足体育旅游,办起了以马文化为主题的“飞马水城”。
位于江阴市的海澜智云中控室,工作人员轻点鼠标,硕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看到服务企业的用电情况、节能效果,还能调阅入网企业的生产运行、能耗变化。海澜智云副总陈炯说,这个屏幕连接着省内外多家企业、10多万个采集设备和15万多个监测点,通过多变量控制、机理模型、区块链数据,对企业生产流程、管理架构进行系统优化和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综合节能达25%—40%,一年节省电量万千瓦时,节约标准煤2.4万吨,减碳6.3万吨。
年,海澜集团敏锐抓住国家放开民营资本参与售电市场机遇成立海澜电力,短短6年发展为我省规模最大的民营售电企业,连续3年售电超亿千瓦时。
海澜智云以“工业互联网碳中和服务商”为定位,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载体,围绕国家双碳战略,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从生产和管理等方面帮助企业实现提质增效、降耗减排、智能制造、安全生产,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为推进国家碳中和战略,做利在千秋的事业而努力。
而在此之前,在许多人还看不清前景的情况下,海澜集团“十年磨一剑”打造飞马水城。现如今,飞马水城吸引了大量长三角地区的客群,成为海澜重要的文旅板块、长三角的重磅景点。
海澜智云和飞马水城,一个抓住时机出手,一个带领马术运动走向大众,均获成功。好运为何如此眷顾海澜?“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海澜集团创始人、党委书记周建平说,“曹操过而知之,周瑜见而知之,诸葛亮未见而知之。海澜处瑜亮之间,研究大势、善抓机遇、敢于拍板,要做就要做对现有领域形成突破的事,如果不能做成‘头部’,宁可不去碰它。”
年,周建平60岁,企业发展势头正盛,个人正处经验与事业高峰,却急流勇退,把接力棒交给儿子周立宸。“要交权就交彻底,财权、人权、股份全交掉,让年轻人去驾驭未来。“周建平说,民企“二代”接班是大事,周立宸30多岁,正是年富力强、有冲劲有抱负的时候,早历练早成长;即使犯了错我也不会提醒他,让他跌倒了自己爬起来,因为今天不犯小错,明天就可能犯大错。
年轻的董事长周立宸意气风发,从父亲手中接过的,不仅是一家企业,还有血脉相传的企业家精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对海澜的未来充满信心!”周立宸说。
“敢为人先,‘敢’是魄力,‘先’是眼光。”何忆芳说,新桥企业领导人的魄力、决心与理念,是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如此不但成就了顶天立地的阳光和海澜,还发展出百花齐放的20多家装备制造企业。可贵的是,老一辈企业家的这种精神,正接力传到年轻的接班人身上。因此新桥未来的发展,要重点打造两支队伍,一是企业家队伍,二是干部队伍,大力弘扬务实、创新、包容、奋进的新桥精神,这是新桥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要一代代传承下去。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孟培嘉储楚郁晴虹顾巍钟